2023年度讲评语文试卷教案17篇(全文)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体会成长的变化,感受成长的快乐。2、知道长大既是身体的变化,也是心灵的成长。教学重难点:1、感受自己的成长不光是外形的变化,内在也有变化。2、自己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评语文试卷教案17篇,供大家参考。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17篇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体会成长的变化,感受成长的快乐。

2、知道长大既是身体的变化,也是心灵的成长。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自己的成长不光是外形的变化,内在也有变化。

2、自己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爱。

教学准备:

1、学生请家长讲述《爱的故事》。

2、学生收集自己各个年龄段的相片以及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趣事。

3、学生收集自己3-5岁时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物品,玩过的玩具。

4、在父母的帮助下,填写课本39页中的表格。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汇报课前的小调查、小搜集的情况

1、同学们,爱的寻访,真心的收藏,你的成长足迹清晰可见。请来“爱的小屋”交流交流。

2、投影出示:小脚印、小衣服、小帽子、小奶瓶、学步车……

(1)这些东西你熟悉吗?在哪见过?何时用过?

(2)展示自己课前搜集来的有关小物品。

二、活动:寻找成长的足迹。

1、分四人小组活动,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证明你长大的足迹呢?记下你观察到的结果。

2、各小组活动:

比比看看活动:

(1)学生取出自己带来的小脚印图或相册中出生时印有脚印图,与现在的脚比你发现了什么?

(2)用带来的小衣服与身上的衣服比,穿一穿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

(3)小帽子与现在的头比,戴一戴有什么感觉?

(4)小奶瓶,以前每次吃多少牛奶,而现在是以吃饭为主了。

师述:套不上了,穿不进了,戴不着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5)实物演示:收集自己出生是的身高体重,学生分别上台介绍当时的体重,身高。

师述:你们长大了,那你们刚出生时和现在比又有什么变化呢?(检查书39页完成情况)板书:个子长高了

师述:除了个子长高了,脚长长了,头长大了,还有什么可以说,想想:比如说小时候不会说话现在会说话了,小时候不会识字,现在已经会看故事书了,还有......

生回答:

(6)师小结:我们不光是外形有了变化,随着岁月的增多,我们年龄也增长了,视野也开阔了,知识也丰富了,懂得的道理更多了,请大家说一说,你们现在都会干什么了?

生回答:

板书:能力增强了

学会懂事了

知识丰富了

(7)师述:刚才大家讲的真好,我都感动了,从你们的变化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生答:我们长大了)板书课题:我们在长大

三、幸福的回忆活动:

1、师述:我们的成长无不凝聚着亲爱父母的伟大无私的爱和辛勤的付出,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尊敬的客人---------的妈妈,请大家倾听这位妈妈的真情讲述,大家欢迎。

2、学生讨论、交流听了这位妈妈的讲述后的感受。

3、师述:我们的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下面请大家把自己成长的相片拿出来,给你的同学讲述你成长的过程中,你父母关爱你的小故事

4、学生相互交流,请同学上台讲讲自己的成长小故事。

5、总结。写下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悄悄话。

总结:孩子们,这节课,共同感受了爸爸妈妈给我们无私的爱,体会到他们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的艰辛。我们在爱中成长,也要学会去爱我们的家人,在这里,老师有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你们,请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让爱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

板书设计:我在长大:

个子长高了

能力增强了

学会懂事了

知识丰富了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人的生长规律。无论你在哪,无论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人是不会受外界的干扰,自由地生长的。

2.学会生字词,掌握一类字。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人的生长规律。无论你在哪,无论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人是不会受外界的干扰,自由地生长的。

教学难点:

生字字形、字义。

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2.自由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本儿歌有几小节(7节)、自学生字词。

3.示范读课文、让学生分小节,指名读。

4.小组讨论,自选喜欢的段落学习。

5.汇报:

第一小节自己的身体不论是坐在凳子上,还是迈进课堂,都在生长。

说说“——”破折号的用法。

第二小节自己的身体不管是瞧着玻璃窗,还是坐在电_,不论白天黑夜都在长。

第三小节身体在劳动中成长。

第四小节身体在学习中成长。

第五小节身体在大桥上长,爸爸不长,为什么?

第六小节不管成绩好坏,身体都在长。

第七小节不管冬天、夏天身体都在长。

6.用书中的一句话概括本课讲的是什么?把这句话划出来.

7.说说你喜欢哪小节?为什么?

8.结合诗歌和你的生活,说说你是在哪些方面不断成长的。

9.朗读、背诵课文。

10.学习一类词,划出生字词;自学生字。

11.重点指导影、道、院、经扩词;数多音字,练习;“读”:说说读有几种方法。

12.指导书写: tian an man piao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3篇

教学内容:

分析期中试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讲评试卷,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原则。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在答卷时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关联词语的运用;
阅读。

教学难点:字词书写;
阅读,习作。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投影

课型:试卷分析课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本份试卷共有九道题,其中字词句占56分,阅读占27分,表达占17分,总体来看,题量适中,题目难度不大,大部分同学考得较好,合格率达98%,九十分以上的同学也较多。

二、题型存在问题及试题分析:

1、字词:

(1)第一题看拼音写汉字,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其中错得比较多的是“窟窿”的“窿”

(2)第二题,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读音打对号,出错很少,得分率高。

(3)第三题,给下列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有个别同学在变成新字环节理解出错,只填写了偏旁造成丢分。

(4)第四题比一比,组词语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完成,但还有少数同学写错多音字“俱”。

(5)第五题选词填空,学生完成较理想,个别写错别字。

(6)“按要求,写句子”和”连线题”比较简单,完成情况良好。

2、阅读:

(1)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但有不少同学理解不准确。比喻句寻找不准确。

(2)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学生完成情况较差,大部分均有失分,特别第

2、5小题做错。

阅读文段,学生做得不够理想,扣分较多。原因有

①漏做第2小题题目有些问题,不够科学;

②概括不够准确;

③阅读能力较差,未能正确理解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3、表达

第九题习作: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写,但总体来看,语句欠生动,篇幅也较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三、总结以后复习和答题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继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特别是生字词语的掌握。

2、要加强句子的训练。(①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3、加强阅读训练。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的习惯。

四、作业:

改正试卷中的错处,错字在旁边改三遍。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4篇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话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由梦想引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

四、自学课文。

要求:

(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和句子。

(2)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五、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

(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3、回答上面的问题。

4、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

六、作业:

1、写字。

2、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同学们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从名言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懂得更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板:22金子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什么?板:梦想

3、过渡: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

1、轻声读读4—7自然段,想: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2、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初读彼得的话)

(1)轻声读这句话。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老师想了想,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可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让我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读

三、突出重点,读议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

(1)轻声读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出示)

(3)指导读好第一句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4)师描述:

同学们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

(5)想象: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呢?

(6)过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来看看。

2、感情朗读,感悟彼得的想法。

(1)哪位小彼得来读读?

(2)赛读: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战,再来读一读?

(3)从彼得的想法中,你听出了什么?

(4)小彼得们,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想一想。

(5)过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来。

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

(1)出示前半句:谁来读读这句话?

(2)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体会:全部精力)

(3)齐读前半句话:彼得留了下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4)过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什么?

(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齐读。

(6)瞧,鲜花盛开了。(出示鲜花图)

(7)亲爱的小彼得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鲜花,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学到这儿,你认为“真金”是什么?

过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板:梦想

4、再读彼得的话

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生接)

5、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四、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

1、其实,不仅彼得有梦想,老师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岁,在100岁的生日时你们都来祝我生日快乐。

2、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五、作业:

同学们的梦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更多的人吗?那就请你用手中的笔把你的梦想写下来,好吗?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5篇

教学内容:

分析第一单元试卷,四年级语文试卷讲评教案第一学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讲评试卷,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原则。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在答卷时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关联词语的运用;
修改病句;
阅读。

教学难点:修改病句;
改写句子。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投影

课型:试卷分析课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本份试卷共有十道题,其中字词占23分,句子占30分,段的训练占5分,阅读占16分,作文占25分。总体来看,题量适中,但题目难度较大,不少同学考得不够好,九十分以上的同学较少。

二、题型存在问题及试题分析:

1、字词:

(1)第一题看拼音写字词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全对的占三分之二。其中错得比较多的是"书塾"的"塾"(下面写成"灬"),"毽子"的"毽"(写成"毯"),"瘦小"的"瘦"(写成"广"字旁)。

(2)第二题组词学生完成不够理想,主要是"词语接龙"出现很多错误,有不少写错别字。

(3)第三题词语边线,绝大部分学生能做对,个别学生"清澈的泉水"和"清晰的字迹"连错。

2、句子:

(1)第四题给句子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学生做错的比较多,主要是没有弄清题意,按要求写关联词语,不少同学把这道题当作一般的补充句子来做,填上去的不是关联词语。

(2)第五题补充完整句子,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完成,但比较粗心,有不少写错别字,还有一些同学没有加上标点符号。

(3)第六题改写句子,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前两题("把"字句和"被"字句),后两题改反问句为陈述句较多学生答错。可以看出不少学生还没有掌握好改写反问句的方法。这题应作为重点讲解。

(4)第七题修改病句,学生做错的比较多,主要是第3小题做错。答案有两种:①周总理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②周总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段的练习:

第八题排列文段,大部分学生能做对,个别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较差,几乎全部排列错误。

4、阅读:

第九题阅读文段,学生做得不够理想,扣分较多。原因有①不认真审题,没有按要求做,或者漏做;
②没有掌握分段的方法,还有些学生分段分在句子中间;
③阅读能力较差,未能理解短文内容,正确回答问题。

5、作文:

作文由于是单元练习写过的作文题目,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写,但总体来看,内容较平淡,篇幅也较短,有些学生书写潦草。

三、总结以后复习和答题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继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特别是生字词语的掌握。

2、要加强句子的训练,特别是关联词语的运用和修改病句的训练。

3、加强阅读训练。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的习惯。

四、作业:

改正试卷中的错处,重做第4、6、7题。

教学后记:

1:通过讲评试卷,学生能改正并正确掌握相关知识,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但反问句的改写还有些同学做得不够好,还要多加练习。

2:通过讲评试卷,学生能改正并正确掌握相关知识,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懂得做得不够好,要在今后加强练习。

3:通过试卷分析,学生发现了自己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能进行改正,不过阅读方面学生还存在较大困难,主要是分段和概括段意不够准确。有些学生对待考试不认真。

4:通过试卷讲评,大部分学生能把自己答错的习题改正过来,并积累到了不少的答题方法,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阅读面不广,词汇积累少,所以做阅读题时障碍多。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6篇

教学内容:

分析第一单元试卷,四年级语文试卷讲评教案第一学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讲评试卷,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原则。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在答卷时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关联词语的运用;
修改病句;
阅读。

教学难点:修改病句;
改写句子。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投影

课型:试卷分析课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本份试卷共有十道题,其中字词占23分,句子占30分,段的训练占5分,阅读占16分,作文占25分。总体来看,题量适中,但题目难度较大,不少同学考得不够好,九十分以上的同学较少。

二、题型存在问题及试题分析:

1、字词:

(1)第一题看拼音写字词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全对的占三分之二。其中错得比较多的是"书塾"的"塾"(下面写成"灬"),"毽子"的"毽"(写成"毯"),"瘦小"的"瘦"(写成"广"字旁)。

(2)第二题组词学生完成不够理想,主要是"词语接龙"出现很多错误,有不少写错别字。

(3)第三题词语边线,绝大部分学生能做对,个别学生"清澈的泉水"和"清晰的字迹"连错。

2、句子:

(1)第四题给句子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学生做错的比较多,主要是没有弄清题意,按要求写关联词语,不少同学把这道题当作一般的补充句子来做,填上去的不是关联词语。

(2)第五题补充完整句子,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完成,但比较粗心,有不少写错别字,还有一些同学没有加上标点符号。

(3)第六题改写句子,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前两题("把"字句和"被"字句),后两题改反问句为陈述句较多学生答错。可以看出不少学生还没有掌握好改写反问句的方法。这题应作为重点讲解。

(4)第七题修改病句,学生做错的比较多,主要是第3小题做错。答案有两种:①周总理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②周总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段的练习:

第八题排列文段,大部分学生能做对,个别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较差,几乎全部排列错误。

4、阅读:

第九题阅读文段,学生做得不够理想,扣分较多。原因有①不认真审题,没有按要求做,或者漏做;
②没有掌握分段的方法,还有些学生分段分在句子中间;
③阅读能力较差,未能理解短文内容,正确回答问题。

5、作文:

作文由于是单元练习写过的作文题目,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写,但总体来看,内容较平淡,篇幅也较短,有些学生书写潦草。

三、总结以后复习和答题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继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特别是生字词语的掌握。

2、要加强句子的训练,特别是关联词语的运用和修改病句的训练。

3、加强阅读训练。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的习惯。

四、作业:

改正试卷中的错处,重做第4、6、7题。

教学后记:

1:通过讲评试卷,学生能改正并正确掌握相关知识,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但反问句的"改写还有些同学做得不够好,还要多加练习。

2:通过讲评试卷,学生能改正并正确掌握相关知识,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懂得做得不够好,要在今后加强练习。

3:通过试卷分析,学生发现了自己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能进行改正,不过阅读方面学生还存在较大困难,主要是分段和概括段意不够准确。有些学生对待考试不认真。

4:通过试卷讲评,大部分学生能把自己答错的习题改正过来,并积累到了不少的答题方法,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阅读面不广,词汇积累少,所以做阅读题时障碍多。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7篇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话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由梦想引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

四、自学课文。

要求:

(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和句子。

(2)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五、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

(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3、回答上面的问题。

4、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

六、作业:

1、写字。

2、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同学们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从名言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懂得更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板:22金子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什么?板:梦想

3、过渡: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

1、轻声读读4—7自然段,想: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2、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初读彼得的话)

(1)轻声读这句话。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老师想了想,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可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让我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读

三、突出重点,读议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

(1)轻声读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出示)

(3)指导读好第一句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4)师描述:

同学们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

(5)想象: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呢?

(6)过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来看看。

2、感情朗读,感悟彼得的想法。

(1)哪位小彼得来读读?

(2)赛读: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战,再来读一读?

(3)从彼得的想法中,你听出了什么?

(4)小彼得们,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想一想。

(5)过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来。

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

(1)出示前半句:谁来读读这句话?

(2)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体会:全部精力)

(3)齐读前半句话:彼得留了下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4)过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什么?

(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齐读。

(6)瞧,鲜花盛开了。(出示鲜花图)

(7)亲爱的小彼得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鲜花,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学到这儿,你认为“真金”是什么?

过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板:梦想

4、再读彼得的话

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生接)

5、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四、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

1、其实,不仅彼得有梦想,老师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岁,在100岁的生日时你们都来祝我生日快乐。

2、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五、作业:

同学们的梦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更多的人吗?那就请你用手中的笔把你的梦想写下来,好吗?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8篇

教学内容:

分析第一单元试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讲评试卷,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原则。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在答卷时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

关联词语的运用;
修改病句;
阅读。

教学难点:

修改病句;
改写句子。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

投影

课型:

试卷分析课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本份试卷共有十道题,其中字词占23分,句子占30分,段的训练占5分,阅读占16分,作文占25分。总体来看,题量适中,但题目难度较大,不少同学考得不够好,九十分以上的同学较少。

二、题型存在问题及试题分析:

1、字词:

(1)第一题看拼音写字词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全对的占三分之二。其中错得比较多的是"书塾"的"塾"(下面写成"灬"),"毽子"的"毽"(写成"毯"),"瘦小"的"瘦"(写成"广"字旁)。

(2)第二题组词学生完成不够理想,主要是"词语接龙"出现很多错误,有不少写错别字。

(3)第三题词语边线,绝大部分学生能做对,个别学生"清澈的泉水"和"清晰的字迹"连错。

2、句子:

(1)第四题给句子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学生做错的比较多,主要是没有弄清题意,按要求写关联词语,不少同学把这道题当作一般的补充句子来做,填上去的不是关联词语。

(2)第五题补充完整句子,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完成,但比较粗心,有不少写错别字,还有一些同学没有加上标点符号。

(3)第六题改写句子,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前两题("把"字句和"被"字句),后两题改反问句为陈述句较多学生答错。可以看出不少学生还没有掌握好改写反问句的方法。这题应作为重点讲解。

(4)第七题修改病句,学生做错的比较多,主要是第3小题做错。答案有两种:

①周总理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②周总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段的练习:

第八题排列文段,大部分学生能做对,个别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较差,几乎全部排列错误。

4、阅读:

第九题阅读文段,学生做得不够理想,扣分较多。原因有:

①不认真审题,没有按要求做,或者漏做;

②没有掌握分段的方法,还有些学生分段分在句子中间;

③阅读能力较差,未能理解短文内容,正确回答问题。

5、作文:

作文由于是单元练习写过的作文题目,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写,但总体来看,内容较平淡,篇幅也较短,有些学生书写潦草。

三、总结以后复习和答题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继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特别是生字词语的掌握。

2、要加强句子的训练,特别是关联词语的运用和修改病句的训练。

3、加强阅读训练。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的习惯。

四、作业:

改正试卷中的错处,重做第4、6、7题。

教学后记:

1:通过讲评试卷,学生能改正并正确掌握相关知识,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但反问句的改写还有些同学做得不够好,还要多加练习。

2:通过讲评试卷,学生能改正并正确掌握相关知识,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懂得做得不够好,要在今后加强练习。

3:通过试卷分析,学生发现了自己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能进行改正,不过阅读方面学生还存在较大困难,主要是分段和概括段意不够准确。有些学生对待考试不认真。

4:通过试卷讲评,大部分学生能把自己答错的习题改正过来,并积累到了不少的答题方法,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阅读面不广,词汇积累少,所以做阅读题时障碍多。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9篇

教学目标:

1: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的进行习作。

2.明确要求及思路,激发的兴趣。

3.增强对学生们对文化古迹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如何明确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旅游时最想去的是哪里?老师这里有几个特别好的去处,谁想跟着我一起去?

二、展示优秀

1、胡新宇笔下的笔架山

2、王思维笔下的长城

3、聂立雯笔下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4、请导游(学生本人)来带我们先领略一下这些名胜古迹。

三、经验交流

1、指名写的好的同学谈习作体会,在习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2、听了他们的你学到了什么?以后在中该注意哪些问题?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3、屡清思绪,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4、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拟定。

学生自读、其他同学赏析

交流、评论,说一说他们的习作哪里写的好。

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取了自学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习作经验,再进行小组、全班的交流。这样对提高他们的能力会更。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10篇

高二语文备课组

一讲评要点

(一)文言文翻译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句3分。)

(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2)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分析

1翻译原则:

2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

3翻译思路:联系语境落实重点字词注意句式和语气。

(二)现代文阅读

1方法指导

通读全文弄清主题细读全文把握细节研读章节弄清方向

2规范要求

审题,明白对应段落;
分条、分点答题;
抓住文中关键词,连缀答案;
用笔规范,书写工整,不涂改,力求美观;
不留空白,删减原句,尝试作答。

15、答:重大的科学文化创造,至少还得有一定程度的痴心与痴劲。

16、答:长期专注于某种文化创造会拙于人事乃至有点"傻气"的。(3分)

17、一是因为创造活动有了巨大魅力;
二是和一定的社会形势和风气有关;
三是与个体的神经生理特征相联系;
四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实现其运动变化与深浅程度的变化。

18、一立报国之志,以建设新型国家为己任;
二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选准自己的创新方向,全身心投入到创新的实践中去;
四为创新做出自己必要的"痴"劲,作出必要的牺牲和应有的贡献。(5分)

(二)布置作业

1摘录现代文3-5精彩部分。

2回归课本,重新翻译原文中重点句子。

(三)教后反思: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11篇

一、教材简析:

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先总体介绍黄山奇松“潇洒、挺秀”的身影,然后具体描绘三大名松,最后对其他的松树稍加点染。写三大名松,运用拟人的手法,既生动形象,又暗示名字的由来。

二、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唤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发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能认识美、感受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作者笔下三大奇松的美。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里行间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怎么样?

[评析:调动学生直接、间接的经验,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过渡:这里有一段我在旅游时拍摄的视频,请大家欣赏一下,观赏完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些图片美吗?作者笔下的奇松更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评析: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网络的视频播放生动直观,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产生直观感知以及各自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美的"词句。

[评析:整体感知课文,落实自主学习理念,人人参与读书活动,围绕阅读专题,接触文本语言,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树之奇,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2、交流感受,细研课文。

过渡:课文写得最美的是那一段?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深研课本,走进文本:

1、请同学们以小组读课文第二段,选择喜欢的一棵松树,找出描写它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互相做小导游介绍一下。

【评析:学生自读自悟,在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内心视像”,在相互评价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集体汇报交流。

(1)感受“迎客松”的奇美:

A、请一名同学作小导游介绍。

[评析:为了做好小导游,学生会以自己的负责精神完成自己的介绍。在向大家介绍奇松的同时,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起内心的创造兴趣,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养成。]

B、出示迎客松的图片与文字,进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并引导学生读“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斜伸”等词体会它的与众不同。

C、品读这段话,读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们的赞美之情。

(2)感受“陪客松”之奇:

A、请一名同学作小导游介绍。

B、欣赏陪客松的图片和句子,进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学生品读“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绿色巨人”体会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C、读好这句话,师指导朗读。

(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A、请一名同学作小导游介绍。

B、出示送客松的图片和句子,进一步感受送客松的奇特。学生朗读“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体会它的奇特。

C、朗读这段话,感受它向游客告别的依依惜别之情。

3、看同学们学得这么高兴,老师有件礼物送给大家。(出示三大名松的诗句)

[评析: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4、感悟写作顺序。

同学们课文介绍三大名松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是啊,这样的文章才会有条有理。

5、齐读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整体感受他们的奇特。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1、自读第三段,欣赏画面。(板书:神奇秀美)

2、练笔:

(1)根据刚才看到的精美图片,结合本课的写作方法,给你喜欢的图片配上一段解说词。

(2)希望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并随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将美丽与大家分享。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12篇

学习目标

1.剖析试卷错题,归纳人物传记阅读答题中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原因,反馈矫正。

2.突破难点,掌握分析判断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类试题答题技巧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对照答案,让学生自查自纠,独立解决问题

发放专项训练试题答案,让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错题的原因(包括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更正解题过程与结果。

二、归纳问题,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1、对学生自查自纠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可让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先由个人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答或小组内进行讨论、争辩等。以学生之间的智慧共享,进一步促进认识、理解的深化。教师巡视各组讨论,及时调控讨论情况,掌握学生思维的脉搏。

2、对有争议的问题和小组未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并集中汇报。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形成的原因,理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展示错误答案,分析错因,指出解决办法

对学生所提较集中的问题,从原因分析入手,从概念、规律认识、理解的深刻性、全面性方面,从解题方法、技巧的灵活性方面,从题干情景和设文的变化性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举一反三,重锤敲击。

(一)错例分析(略)

归纳常见失误一:没有把握概念的内涵,造成判断失误。

归纳常见失误二:没有注意概念的外延,造成判断失误。

归纳常见失误三:没有注意句中概念之间的关系,造成判断失误。

归纳常见失误四:没有把握好关键词,造成判断失误。

归纳常见失误五:没有注意逻辑关系,造成判断失误。

归纳常见失误六:没有把握原文观点,造成推断失误。

(二)抢分技巧

1.审读题干,找准信息区间

2.细读原文,理解把握文意

3.比较原文,筛选认定信息

4.分析推理,判断信息正误

四、难点突破,拓展升华

分析判断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类试题是错误率较高的试题类型。是第一大题第3小题和第八大题第3小题。

论述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比较鲜明、直接、集中。但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而有时则隐含于字里行间,还需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这就需要我们在答题时灵活把握,在准确把握其观点的基础上,比较分析选项,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一大题第3小题D“我们没有机会经历特殊的考验,也没有力量做出舍己救人的壮举,但要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坚守底线,为善去恶。”,而原文的观点为“也许我们很难有机会经历特殊关口的考验,也未必有力量做出舍己救人的壮举,但起码要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原文观点强调即使在没有机会和足够力量做出大事时,也要从小事做起,坚守道德的底线。观点发生变化,因此是错误的。

再如第八大题第3小题“A.经常乘坐飞机的人如果购买一年期的航意险,只需花费40元到60元便可无限制地乘坐飞机,也可以保一年内的航空意外,保额介于45万元至50万元之间”,对照原文“对于“空中飞人”来说,可购买一年期的航意险,可保一年内的航空意外,不限乘坐飞机的次数,而且一年期航意险的保费一般在40元到60元之间,保额介于45万至50万元之间。”可知选项中“无限制地”说法错误。

三、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2018天津卷)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載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将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人的知觉活动、概念活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的对信息处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5.下列对“信息”相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6.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7.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入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强入哈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参考答案

5.C6.B7.D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13篇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取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

教具:苹果、小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环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有的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苹果里的五角星》。

板书课题《苹果里的五角星》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现在大家用自已喜欢的。阅读方式去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2、好!哪位同学愿意来告诉大家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些什么?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大家一起来读第一、二自然段。

(2)从哪儿看出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他来干什么?请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女同学认真听。

想想这个小男孩是怎样的孩子呢?(活泼天真和好奇心强)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板书:报告新闻,显示新本领

(3)我是怎样回答小男孩的?

(4)过渡:真的像“我”想得那么简单吗?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他的新本领是什么呢?我们学习三、四自然段,请女同学一起来读,男孩子认真听。

(2)他是怎样显示他这一项新本领呢?(先说—再切—然后举—最后让我看)他是怎样切苹果的?(指名回答)

板书:拦腰切苹果——五角星

交流操作,实践情况(小组交流)

(3)同学们刚才幼儿园的小朋友告诉了我们他的新闻,那么这是不是真的呢?

(4)现在大家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和小刀,动手试一试。各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切苹果一下,切后认真观察发现什么结果?再次用不同的方式切,结果会怎样?(小组讨论汇报)

(5)大家通过两次切不同方法的结果和小男孩的发现是否一样?

(6)从小男孩展示他的真本领后,我见到五角星时的惊奇请从第四自然段中找出有关的词语。

板书:见过……总是……从未见过

……更没有想到

(7)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男孩和我的对话。

过渡: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发现五角星时,你们会想到什么?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请喜欢读这个自然段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读,让我们去感受作者的想法吧。

(2)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3)交流

思考:那鲜为人知的图案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魅力”一词怎样理解?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往小处说是什么意思?那么如果从大处说该怎么讲呢?(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板书: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悟

1、为什么人们都不会想着拦腰切苹果呢?

2、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什么?

五、拓展练习

从小男孩横切苹果的方法中,体会到学习或生活中这方面的例子说一说。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14篇

一、教材简析:

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先总体介绍黄山奇松“潇洒、挺秀”的身影,然后具体描绘三大名松,最后对其他的松树稍加点染。写三大名松,运用拟人的手法,既生动形象,又暗示名字的由来。

二、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唤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发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能认识美、感受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作者笔下三大奇松的美。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里行间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怎么样?

[评析:调动学生直接、间接的经验,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过渡:这里有一段我在旅游时拍摄的视频,请大家欣赏一下,观赏完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些图片美吗?作者笔下的奇松更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评析: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网络的视频播放生动直观,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产生直观感知以及各自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美的词句。

[评析:整体感知课文,落实自主学习理念,人人参与读书活动,围绕阅读专题,接触文本语言,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树之奇,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2、交流感受,细研课文。

过渡:课文写得最美的是那一段?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深研课本,走进文本:

1、请同学们以小组读课文第二段,选择喜欢的一棵松树,找出描写它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互相做小导游介绍一下。

【评析:学生自读自悟,在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内心视像”,在相互评价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集体汇报交流。

(1)感受“迎客松”的奇美:

A、请一名同学作小导游介绍。

[评析:为了做好小导游,学生会以自己的负责精神完成自己的介绍。在向大家介绍奇松的同时,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起内心的创造兴趣,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养成。]

B、出示迎客松的图片与文字,进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并引导学生读“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斜伸”等词体会它的与众不同。

C、品读这段话,读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们的赞美之情。

(2)感受“陪客松”之奇:

A、请一名同学作小导游介绍。

B、欣赏陪客松的图片和句子,进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学生品读“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绿色巨人”体会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C、读好这句话,师指导朗读。

(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A、请一名同学作小导游介绍。

B、出示送客松的图片和句子,进一步感受送客松的奇特。学生朗读“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体会它的奇特。

C、朗读这段话,感受它向游客告别的依依惜别之情。

3、看同学们学得这么高兴,老师有件礼物送给大家。(出示三大名松的诗句)

[评析: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4、感悟写作顺序。

同学们课文介绍三大名松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是啊,这样的文章才会有条有理。

5、齐读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整体感受他们的奇特。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1、自读第三段,欣赏画面。(板书:神奇秀美)

2、练笔:

(1)根据刚才看到的精美图片,结合本课的写作方法,给你喜欢的图片配上一段解说词。

(2)希望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并随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将美丽与大家分享。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15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考卷做系统分析,帮助学生对试卷结构、得分情况有深度了解。

2、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分析错题错因,订正并理解考题。

3、方法与过程:结合高考考纲要求,指导各题型分析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积累、古诗文鉴赏、文学类文本分析。

难点:文言文阅读。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演讲:对于本次期中考试的总结及展望

S点评 T总结:

语文学习没有常胜将军,一马当先不必沾沾自喜,马失前蹄也不必妄自菲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本次期中考卷。

(二)分析试卷

T:Ppt展示数据统计表

S/T:从数据中分析出什么?

T:160分值中,得分率低于60%的题目基本集中在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诗歌鉴

赏及文学类文本中,得分率最高的是名句默写题。从这份简单的数据分析中,我们清晰看出我们同学们并不缺乏学习的毅力,而是缺乏丰厚的文学积淀和理解鉴赏诗文的能力。所谓厚积薄发,我们来从语言文字运用题入手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

S:自主订正1-5小题,揣度做题方法 T:请同学来分析,重点分析1、5两题 1、字音

剑戟: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压轴(ppt):《辞海》“压轴是戏曲术语。指一台折子戏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剧目。由于最末一个剧目称大轴而得名。” 召唤:广播操《时代的召唤》

2、成语

T:高考考纲对成语题的要求是表达运用E级,即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S:“应运而生”顺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的。“犯罪行为”不是“顺应时代出现的”,故用在此处不合适。

T:注意避免张冠李戴,望文生义。成语题可以从哪几方面来分析呢? S:情感色彩、使用对象(豆蔻年华)

3、4、文言词汇

T:这两题重点考查了课内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这里大家掌握的不错,我们简单看一下。

S:术业有专攻:研究学习;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把??制成 ..

T:同学们还记得沈复在《童趣》中写道:“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吗?

“以??为”是一个固定句式,把??作为。

5、特殊句式

T:分析考纲:本题考查的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查。这一题大部分同学都错选了A项,A项和B项的区别主要在第几句的划分上呢?

S:(5),请一生分析(3)、(5)、(9)项

T:(5)不仅是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还是被动句。

S:翻译第(5)句:李蟠不被当时的时俗所拘束。

T:技巧:直接判断法、排除法、最佳选项法等

6、仿写句子

T:分析考纲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都主要考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例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ppt展示考生答案)

S:请学生分析其中错误:句式不一致

T:展示学生正确答案,请学生分析注意要点。

S分析 T小结

注意要点:“三一致”原则——句式、修辞、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

T:从试卷分析上看,很多同学对文言文阅读是谈虎色变,高考考纲对大家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而“人物传记”这一体材在高考中始终占主要地位。本次考试题目节选自《宋史郭浩传》,为2012年全国高考大纲卷。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S:郭浩

T:郭浩是什么人?S:宋朝将领

T:(ppt展示)人物传记的特点:(小诗记忆)

身份为人在前面,典型事件跟后边。经历官位会多变,品格教化文中见。

7、实词含义(理解B)

T:本题重点考查的是重点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大家在阅读文章时就应当在文中圈出这些字词。请同学分析这一题。

S:逐一解读。分析方法。

已:学不可以已

8、筛选信息(分析综合C)

T: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对于这一题大家需要抓住题干中的哪个关键词?

S齐:“金人”

T:请一位同学分析这一题,总结方法。

9、信息概括(分析综合C)

T:文言文信息概括题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请同学分析,总结方法。

S分析

T:分析这一题时,大家是否从中得到了很多有效信息呢?我教给大家一个做人物传记题的小技巧,拿到题目可以先读一下信息概括题,可能其中会包含错误信息,但是却能够初知大意和部分翻译,有效降低阅读难度。同时做信息概括题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分析,比方时间点上的变动等。古语云:小心使得万年船,放在此处也十分契合。

10、翻译句子(理解B)

T:(分析考纲,ppt)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3分)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3分)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齐)

S:找关键词分析,总结方法和注意点。

T:抓住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补充: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技巧解读一:关键先看概括题。初知大意,部分翻译,降低难度。技巧解读二:回头读文一两遍。人、时、地、事理清楚。

技巧解读三:词句找出要划线。联系语境进行理解。技巧解读四:实词语境很重要。

技巧解读五:翻译看准重点词,句意通畅高分见。

(五)诗歌鉴赏

T:相较于文言散文的写作,古代文人墨客诗词歌赋的创作也可谓蔚为大观。而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除了领略诗词的美感外,更重要的是掌握鉴赏这些作品形象和技巧的能力,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这一题得分率只有40.7%,总体偏低。在高考大纲中,对此项的考查集中在唐诗宋词方面。一起来分析宋代诗人谢枋得的这首《庆全庵桃花》。

T/S:五步(引导学生一起说出):诗题、作者、主体、注释、问题 S齐读

T:介绍诗题、作者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深意?

T:有几问?回答几点?S:2

S:请同学分析首句。《桃花源记》 (2)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T:什么题型? S:炼字

T:几步?S:解释含义、联系文本、点明手法、分析情感 S/T:请同学回答总结。

T:诗歌最后一定会落实到情感上。

(3)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T:桃花是全诗的意象,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从内容结构上来分析,也可以从手法上来解读。(常见意象:月、柳、红豆等)

S分析 T点拨

(六)练练身手(T:ppt) 1、翻译句子

(1)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2)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

2、意象分析

例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找出诗句中的意象并分析。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16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考卷做系统分析,帮助学生对试卷结构、得分情况有深度了解。

2、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分析错题错因,订正并理解考题。

3、方法与过程:结合高考考纲要求,指导各题型分析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积累、古诗文鉴赏、文学类文本分析。

难点:文言文阅读。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演讲:对于本次期中考试的总结及展望

S点评 T总结:

语文学习没有常胜将军,一马当先不必沾沾自喜,马失前蹄也不必妄自菲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本次期中考卷。

(二)分析试卷

T:Ppt展示数据统计表

S/T:从数据中分析出什么?

T:160分值中,得分率低于60%的题目基本集中在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诗歌鉴

赏及文学类文本中,得分率最高的是名句默写题。从这份简单的数据分析中,我们清晰看出我们同学们并不缺乏学习的毅力,而是缺乏丰厚的文学积淀和理解鉴赏诗文的能力。所谓厚积薄发,我们来从语言文字运用题入手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

S:自主订正1-5小题,揣度做题方法 T:请同学来分析,重点分析1、5两题 1、字音

剑戟: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压轴(ppt):《辞海》“压轴是戏曲术语。指一台折子戏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剧目。由于最末一个剧目称大轴而得名。” 召唤:广播操《时代的召唤》

2、成语

T:高考考纲对成语题的要求是表达运用E级,即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S:“应运而生”顺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的。“犯罪行为”不是“顺应时代出现的”,故用在此处不合适。

T:注意避免张冠李戴,望文生义。成语题可以从哪几方面来分析呢? S:情感色彩、使用对象(豆蔻年华)

3、4、文言词汇

T:这两题重点考查了课内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这里大家掌握的不错,我们简单看一下。

S:术业有专攻:研究学习;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把??制成 ..

T:同学们还记得沈复在《童趣》中写道:“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吗?

“以??为”是一个固定句式,把??作为。

5、特殊句式

T:分析考纲:本题考查的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查。这一题大部分同学都错选了A项,A项和B项的区别主要在第几句的划分上呢?

S:(5),请一生分析(3)、(5)、(9)项

T:(5)不仅是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还是被动句。

S:翻译第(5)句:李蟠不被当时的时俗所拘束。

T:技巧:直接判断法、排除法、最佳选项法等

6、仿写句子

T:分析考纲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都主要考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例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ppt展示考生答案)

S:请学生分析其中错误:句式不一致

T:展示学生正确答案,请学生分析注意要点。

S分析 T小结

注意要点:“三一致”原则——句式、修辞、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

T:从试卷分析上看,很多同学对文言文阅读是谈虎色变,高考考纲对大家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而“人物传记”这一体材在高考中始终占主要地位。本次考试题目节选自《宋史郭浩传》,为20**年全国高考大纲卷。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S:郭浩

T:郭浩是什么人?S:宋朝将领

T:(ppt展示)人物传记的特点:(小诗记忆)

身份为人在前面,典型事件跟后边。经历官位会多变,品格教化文中见。

7、实词含义(理解B)

T:本题重点考查的是重点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大家在阅读文章时就应当在文中圈出这些字词。请同学分析这一题。

S:逐一解读。分析方法。

已:学不可以已

8、筛选信息(分析综合C)

T: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对于这一题大家需要抓住题干中的哪个关键词?

S齐:“金人”

T:请一位同学分析这一题,总结方法。

9、信息概括(分析综合C)

T:文言文信息概括题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请同学分析,总结方法。

S分析

T:分析这一题时,大家是否从中得到了很多有效信息呢?我教给大家一个做人物传记题的小技巧,拿到题目可以先读一下信息概括题,可能其中会包含错误信息,但是却能够初知大意和部分翻译,有效降低阅读难度。同时做信息概括题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分析,比方时间点上的变动等。古语云:小心使得万年船,放在此处也十分契合。

10、翻译句子(理解B)

T:(分析考纲,ppt)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3分)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3分)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齐)

S:找关键词分析,总结方法和注意点。

T:抓住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补充: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技巧解读一:关键先看概括题。初知大意,部分翻译,降低难度。技巧解读二:回头读文一两遍。人、时、地、事理清楚。

技巧解读三:词句找出要划线。联系语境进行理解。技巧解读四:实词语境很重要。

技巧解读五:翻译看准重点词,句意通畅高分见。

(五)诗歌鉴赏

T:相较于文言散文的写作,古代文人墨客诗词歌赋的创作也可谓蔚为大观。而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除了领略诗词的美感外,更重要的是掌握鉴赏这些作品形象和技巧的能力,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这一题得分率只有40.7%,总体偏低。在高考大纲中,对此项的考查集中在唐诗宋词方面。一起来分析宋代诗人谢枋得的这首《庆全庵桃花》。

T/S:五步(引导学生一起说出):诗题、作者、主体、注释、问题 S齐读

T:介绍诗题、作者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深意?

T:有几问?回答几点?S:2

S:请同学分析首句。《桃花源记》 (2)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T:什么题型? S:炼字

T:几步?S:解释含义、联系文本、点明手法、分析情感 S/T:请同学回答总结。

T:诗歌最后一定会落实到情感上。

(3)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T:桃花是全诗的意象,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从内容结构上来分析,也可以从手法上来解读。(常见意象:月、柳、红豆等)

S分析 T点拨

(六)练练身手(T:ppt) 1、翻译句子

(1)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2)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

2、意象分析

例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找出诗句中的意象并分析。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 第17篇

高二语文备课组

一讲评要点

(一)文言文翻译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句3分。)

(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2)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分析

1翻译原则:

2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

3翻译思路:联系语境落实重点字词注意句式和语气。

(二)现代文阅读

方法指导

通读全文弄清主题细读全文把握细节研读章节弄清方向

规范要求

审题,明白对应段落;
分条、分点答题;
抓住文中关键词,连缀答案;
用笔规范,书写工整,不涂改,力求美观;
不留空白,删减原句,尝试作答。

答:重大的科学文化创造,至少还得有一定程度的痴心与痴劲。

答:长期专注于某种文化创造会拙于人事乃至有点"傻气"的。(3分)

一是因为创造活动有了巨大魅力;
二是和一定的社会形势和风气有关;
三是与个体的神经生理特征相联系;
四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实现其运动变化与深浅程度的变化。

一立报国之志,以建设新型国家为己任;
二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选准自己的创新方向,全身心投入到创新的实践中去;
四为创新做出自己必要的"痴"劲,作出必要的牺牲和应有的贡献。(5分)

(二)布置作业

1摘录现代文3-5精彩部分。

2回归课本,重新翻译原文中重点句子。

(三)教后反思:

推荐访问:讲评 教案 语文试卷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17篇 讲评语文试卷教案(实用17篇) 讲评语文试卷的教案怎么写